2022年刚开始,多地重大基建工程项目就已经开工了,截止到1月10日,涉及的重大项目就超过5000个,总投资规模超3万亿。对比去年同期开工规模看,2021年截止1月19日,各地披露的已开工重大项目投资规模超1.2万亿,远不及今年以来已超3万亿的计划投资规模。
根据“十四五”规划,2022年交通、水利、能源项目建设空间较大,虽然传统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带动的边际效应在不断减弱,但从规模看,想要发挥基建投资稳增长的托底作用,仍然离不开传统基建投资。
每当金融危机、经济危机来临时,最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把钱发到底层吃不饱饭的人们手里,到目前为止,大兴基建算是国内外实践过效率最高的方法。
大萧条时期,美国企业纷纷倒闭,工人大规模失业,甚至连农民都陷入破产的境地。当时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基建工程,大搞基建,加大财政赤字,能不能还上钱先不管,反正先修路、修房,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。钱就是一个数字,等到危机结束,谁的基础建设好谁的国家产能就高,只要国家产能高,管你是打仗还是生产,都将是垄断地位。只要垄断就有垄断利润,还愁还不上钱?所以这场大生产运动的开展,不但促使了美国经济的复苏,更让美国走上了富强之路。
2008年的时候,我们先是汶川大地震,年底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大爆发,当时经济增速大幅回落,出口也出现负增长,大批农民工返乡,A股也跌到当年10月底部1700多点。为了应对这种危机,我们在2008年11月推出了为扩大内需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,初步匡算,实施这十大措施,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。这也就是“4万亿刺激政策”的背景,但这四万亿并不是止花了四万亿,所谓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只是一个象征。
不过这次基建,让房地产企业从2009年开始疯狂发展,并且因为地产的快速发展,上至建筑设计、钢筋水泥、建筑施工,下到家电装修、物业服务商业餐饮等领域,都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订单。并且随着土地出让金的显著增加,加上地方城司,地方融资平台因背靠信仰也获得了大量资金,各地方都有充足的资金去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,这样又让上述各行业业务不断增长。所以这次基建不仅有效的对冲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,也迅速的拉高了房价。
经济危机来临时,居民购买力减弱,首先是消费萎缩了,同时国外经济也不好,出口也出现萎缩。当大家消费意愿降低,企业的投资和出口能力也下降,整个市场的经济流动性都降低了,这个时候,就需要政府来充当投资人,进入市场,弥补经济不足。
基建促经济,也就是以工代赈。就比如,拿修一条高速公路为例,首先你采购物资,耗材,比如钢筋水泥等,就能拉动生产这些物资的企业生产投资;其次修一条高速公路还需要设计,工程勘探,施工,监理,之后又衍生出物流、后勤等生产服务行业。项目开始施工,这样上中下游链条上的所有企业都需要雇佣人员,这些人有活干就有收入,才能去消费,他们一消费,又带动了吃喝玩乐的娱乐性产业链,这些都是财富创造和流通的过程。
不仅如此,当初房地产能拉动GDP,主要还是有基建作为支撑,如果把房子建在一个鸟不拉屎,没有交通连接,没有基础设施的地方,这样的房产有什么价值,有人会买吗?所以房地产的兴起,还是以基建作为依托。
若是直接印钞,财政一手印钱一手花钱,没管好手的话,就是无锚印钞,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。毕竟靠印钞就能发展经济的话,那津巴布韦不就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了吗?
基建投资的钱,其实就是在向未来借钱,通过发行特别国债、政府债券,也就是向购买国债、政府债券的金主借钱,一方面解决当下的经济困境,一方面为未来经济发展蓄力。
比如政府发了一笔总额1万亿的10年期国债,支付每年3.5%的利息。算上这10年的通货膨胀率,政府每年只需要支付3.5%的利息,10年后再来还这笔钱,还是很划算的。即便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,在经济危机时采购物资搞建设,成本也会比经济繁荣时要低的多,这样一来,花一万亿搞出来的基建项目,也会比经济繁荣时一万亿搞出来基建项目多。
但在今年地产调控下,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减少,尽管土地依然是各地收入的重要来源,但比例也有所下降。不过这几年,国内城投债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,其他融资方式也在加强,像专项债、PPP等都在路上,对大基建项目也开了不少绿灯。总的来说,在大基建项目下,宽松的融资环境肯定对城投债是个利好消息。
最后,想要达到2022年的首要目标:稳增长,保就业,上大基建项目,简单粗暴行之有效。从罗斯福新政到08年的4万亿,从新基建到乡村振兴,归根结底,都是上面掏钱,上马大项目,让大家有活干,有钱赚。大家有活干,有钱赚了,就业不就起来了,消费不就起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