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龙资讯 分类
对越反击战第二天部队紧急指示:必须十分重视排除地雷发布日期:2024-12-14 浏览次数:

  1979年2月17日,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第二天,前线团在进攻孟康地区时,触雷伤亡51人;42师126团在满美战斗中,触雷伤亡占总伤亡的20%;122师365团8连进攻那良诺1号高地时,触雷伤亡32人,占全连四分之一兵力。这些惨痛的数字背后,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?越军为何能布下如此厉害的"地雷阵"?我军又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的?

  1978年的一个深夜,中越边境广西凭祥段,一队越南工兵悄无声息地穿行在密林中。他们背着沉重的地雷,手持专业布雷工具,正在边境线上进行秘密布雷行动。

  这支队伍的指挥官阮文山曾在1954年奠边府战役中参与过布雷作战,此时正带领这支精锐工兵队,实施着代号为"钢刺"的边境设防行动。

  当时的情报显示,越军在中越边境六省采取了一种独特的"梯次布雷法"。这种方法将边境地区分为三道防线:前沿、中部和纵深地带。

  在前沿地带,每100米就布设了15到20枚不等的混合地雷。这些地雷中既有防步兵地雷,也有反坦克地雷,还在其中设置了诡雷。从实际战例来看,仅在老街右翼的330高地一带,越军就布设了300多枚地雷,平均每米竟达到3至15枚之多。

  中部地带的布雷更具特色。越军在这里采用了所谓的"蜘蛛网"布雷法。他们沿着可能的进攻路线,以重要据点为中心,向四周呈放射状布设地雷群。在谅山市外围,越军就用这种方法布设了多达12个地雷群,每个地雷群约有40到60枚不等的地雷。

  纵深地带则采用了"关节点"布雷战术。越军在重要的交通要道、桥梁和制高点周围,布设大量的"定向雷"和"跳雷"。这些地雷不仅能造成直接伤害,还能引发连锁爆炸,形成更大范围的杀伤。

  越军的地雷种类也十分讲究。在靠近边境的前沿阵地,主要使用M14防步兵地雷和PMN反坦克地雷。这些地雷大多是由前苏联提供的,性能相当可靠。在中部地带,则大量使用了由南越遗留下来的M16"跳跃雷",这种地雷一旦触发,会跳起到半米高度后爆炸,杀伤范围更大。

  布雷的时机选择也颇具特点。越军通常选在夜间或雨天进行布雷,借助自然掩护减少暴露。在2月16日战争打响前的最后一个月里,越军更是加紧了布雷进度,平均每天夜间都有3到5个工兵小组在边境活动。

  越军在布雷时还特别注意伪装技术。他们不仅用树叶、枯草掩盖地雷,还会在地雷周围撒上一些石灰粉,这样下雨后地面自然风化,根本看不出布雷的痕迹。在41师123团进攻的1227高地,工兵就是在这种伪装下遭受了重大伤亡。

  1977年12月的一个清晨,在越南谅山军事训练基地,一支特殊的队伍正在进行训练。这支队伍就是后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让吃尽苦头的"地雷专家组"。

  当时的训练基地里,竖立着一块写有"505工兵专业训练营"的牌子。这个训练营是在1977年9月开始组建的,由前南越军工兵技术专家和前苏联军事顾问共同执教。

  这个神秘的专业训练营设有三个技术班:地雷布设班、诡雷研究班和反坦克雷训练班。每个班的学员都是从越南各军区精选而来的优秀工兵,他们中不少人曾参加过抗美战争。

  在苏联军事顾问谢尔盖·彼得罗夫的指导下,训练营开发出了多种独特的布雷技术。其中最著名的是"三明治布雷法":在一枚主雷下方埋设一枚反回收雷,上方则布设一枚诡雷。这种方法在后来的战斗中给的排雷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。

  专家组还创造性地利用了地形条件。在山地,他们发明了"梯田式布雷法",即沿着山坡的等高线分层布雷;在丛林地带,则采用"藤蔓诡雷",利用当地特有的藤类植物作为引信。这些方法都充分展现了越军工兵的创新能力。

  1978年初,专家组在中越边境开展了一项代号为"蚁群"的特殊行动。他们将边境地区划分为若干个30平方米的小区域,每个区域由一个3人小组负责,昼伏夜出地进行布雷。这种精细化的布雷方式,确保了雷区的严密性和隐蔽性。

  在苏联顾问的建议下,专家组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地雷技术研究室。研究室不仅改进了引信装置,还研发出了新型的伪装材料。比如,他们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防水涂料,可以让金属地雷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持续使用。

  专家组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编写了《热带丛林地雷战术手册》。这本手册详细记录了适合东南亚地区的布雷方法,包括针对不同地形的布雷技巧、各类诡雷的制作方法等。这本手册后来成为越军工兵的必读教材。

  尊龙凯时官网

  1978年下半年,专家组开始在边境地区布设"测试雷场"。他们选择了地形复杂的区域,采用不同的布雷方案进行试验。这些测试区后来都转化为实战雷场,成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初期遭遇的第一批雷区。

  到了1979年2月战争爆发前,这支专家组已经培训了超过2000名工兵技术人员。这些人员分散到边境各个区域,成为了越军地雷战的中坚力量。在老街、谅山等重要战役中,他们布设的地雷群给造成了重大伤亡。

  1979年2月17日凌晨,在中越边境的一处密林中,工兵某部的排雷连正在进行紧张的排雷作业。连长李德明手持一根特制的竹竿,正在小心翼翼地探测地面。这根竹竿是他们自行研制的简易探雷工具,顶端装有一块磁铁,能够有效探测金属地雷。

  就在前一天,41师在进攻孟康地区时遭遇了大量地雷,造成严重伤亡。面对这种情况,工兵部队迅速组建了专门的排雷连,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排雷方法。

  在老街战役中,工兵发明了"三段式"排雷法。第一段是利用改装的竹竿进行探测,第二段是用特制的钢丝网进行引爆,第三段则是派出技术兵进行最后的清理。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排雷的效率和安全性。

  工兵们还从当地百姓那里学到了一个土办法。当地的老乡告诉他们,下过雨的早晨,地雷埋设处的露水会比其他地方少一些。于是,工兵们开始在清晨出击,利用这个自然现象来辨识雷区。

  在谅山前线,排雷连创造性地使用了"水袋法"。他们用装满水的塑料袋投向可疑区域,利用水袋爆裂的压力来引爆压发地雷。这个方法不仅安全,而且能够有效处理大面积雷区。

  为了应对越军的诡雷,工兵部队还专门成立了"诡雷破解小组"。组长张守信曾在朝鲜战场上积累了丰富的排雷经验,这次他带领小组研制出了多种破解工具,其中最有效的是一种类似钓鱼竿的装置,可以远距离拉动诡雷的引信。

  在满美地区的战斗中,工兵们又有了新发现。他们注意到越军的地雷往往呈现出某种规律性排列,于是发明了"网格定位法",即先确定一枚地雷的位置,然后按照固定间距寻找其他地雷。这个方法在后来的战斗中屡试不爽。

  工兵排雷连还特别重视训练。他们在后方设立了模拟雷场,让每个战士都熟练掌握十几种地雷的构造和处理方法。训练中使用真实的地雷残骸,让战士们能够在实战中快速识别不同类型的地雷。

  到了2月下旬,工兵部队又总结出一套"全天候排雷法"。白天用探测器和目视排雷,夜间则利用红外设备和特制的荧光标记进行作业。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战场通过能力。

  在战争后期,工兵们还改进了装备。他们将坦克改装成排雷车,前端安装了特制的钢制链条,可以快速清理大面积雷区。这种土洋结合的方法,充分体现了的创新精神。

  1979年2月19日,老街战役打响。在这场战役中,首次系统性地展开了大规模排雷行动。当时的战场日志记载:仅在老街市区外围,工兵部队就排除了2831枚各类地雷,创造了战争初期的排雷纪录。

  在老街战役中,采用了"三步走"战术。第一步是由特种侦察兵组成的先遣队,利用夜视装备标记雷区;第二步是工兵排雷分队进行清理;第三步则是主力部队跟进。这种战术配合在330高地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2月21日,在330高地战斗中,工兵连长王建国带领排雷分队遭遇了一个特大型雷场。这个雷场横跨整个山坡,采用了越军最新的"蜘蛛网"布雷法。面对这种情况,王建国临时改变战术,将排雷分队分成三组:一组负责探测,一组负责引爆,一组负责清理。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工作,终于开辟出了一条300米长的安全通道。

  到了2月下旬,谅山战役打响。这次战役中的排雷行动更加复杂。越军在谅山市区周围布设了多个环形雷场,而且大量使用了诡雷。工兵部队不得不采用"格子清理法",将整个区域划分成若干个100平方米的小格子,逐一清理。